2025年5月7日 星 期三 上 农历四月初十
     
首页 > 科研动态

  土壤保健与植物保健技术在现代林业苗木生产中的应用


  
针叶树种(樟子松、云杉、落叶松等)是我国北方主要造林树种,在生态建设、用材林营造以及环境绿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当前,林业苗圃生产面临诸多问题,其中连作现象十分普遍,随着连作年限的延长,以及农药、化为和除草剂等化学制品的大量使用,连作障碍引发的问题集中体现出来,包括:土传病害发生严重、土壤微生物生态体系失衡、化学农药残留、土壤理化环境破坏、土壤恶化板结,苗木产量和品质急剧下降,严重制约了苗木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制约现代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连作障碍的形成及加重是植物-土壤系统内部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结果的外观表现,是由于植物所处土壤微生态环境中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之间平衡关系被破坏而造成的,因此从根际微生态角度着手,研究林业苗圃连作障碍发生的微生态机制,通过引入多种植物根际土著有益微生物(植物保健技术),同时改善土壤结构和功能(土壤结构保健和功能保健技术),对苗圃土壤微生物群落和物理化学结构进行改善和修复、控制病害发生、降解转化农药残留,促进苗木生长、增强苗木抗逆性,提高后续造林成活率。 

  目前解决该问题的办法是:传统生产措施(轮作和施用有机肥)+现代管理技术(跟踪、监测和检测)+土壤保健与植物保健技术的应用。植物保健技术:以植物益生菌(内生菌、外生菌根菌、木霉菌)作为植物保健菌,在微生物—植物互作过程中,提前开启植物次生代谢途径,提高植物抗逆性,促进植物生长,同时供给植物次生代谢所需的营养元素或其他物质和能量,亦即充分条件以增强植物抗逆性(旱、渍、寒、热、病、虫)和优质性(提高苗高地径等生物量指标),实现基本代谢和次生代谢的均衡运转,促进高产、优质、高效。具体研究内容为高效菌株的筛选、多种益生菌复合接种对苗木的促生抗逆作用机理、植物保健剂的制备及应用技术。土壤保健技术: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土壤结构保健技术和功能保健技术,对退化土壤进行人工改良,不断优化土壤理化结构性质,提高土壤调节机能和生产力,为植物健康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土壤结构保健的核心是培育土壤有机无机胶体复合体,进而形成水稳性土壤团粒结构,具体措施是增加土壤无机胶体(硅铝酸盐)和有机胶体(腐植酸),同时施入含有两价阳离子的土壤调理剂,改善土壤结构;土壤功能保健的核心是加入改善土壤机能的有益微生物(微生物菌肥)和有机质,提高土壤的自我净化能力(清除污染物和有毒有害物质的能力),调节土壤代谢能力、抗逆能力和生产力。 



来源:省林科院报
时间:2014.8.25




版权所有: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 黑ICP备05000115
联系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哈平路134号 电话:0451-86602033 邮政编码:150081